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休闲 > 4月将发行六期电子式国债 个人投资者认购起点100元 正文
时间:2025-08-17 06:28:18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休闲
海峡网讯(海西晨报记者钟宝坤)喜欢投资国债的市民今后不用担心买不到了。记者从财政部官网获悉,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了储蓄国债“随到随买”试点,将储蓄国债发行时间由原来的10天
原标题:4月将发行六期电子式国债 个人投资者认购起点100元
海峡网讯(海西晨报记者钟宝坤)喜欢投资国债的月将元市民今后不用担心买不到了。记者从财政部官网获悉,发行财政部、期电起点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了储蓄国债“随到随买”试点,式国将储蓄国债发行时间由原来的债个资10天延长至全月。市民买国债不用再排队,人投认购也不用担心抢购不到了。月将元
4月有六期国债可买
储蓄国债指的发行是财政部在中国境内发行、通过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面向个人销售的期电起点不可流通人民币国债。在品种上,式国储蓄国债有电子式和凭证式。债个资其中,人投认购凭证式储蓄国债的月将元付息方式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电子式储蓄国债的发行付息方式是按年付息,到期还本并支付最后一年利息。期电起点此外,储蓄国债100元起购,只有3年期和5年期两个期限。此次发行时间变动前,每年3到11月的10到19日发行储蓄国债。
根据试点安排,4月1日至9日发行2019年第一期、第二期储蓄国债(电子式),4月10日至19日发行2019年第三期、第四期储蓄国债(电子式),4月20日至30日发行2019年第五期、第六期储蓄国债(电子式)。六期储蓄国债(电子式)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3年期票面年利率为4%,5年期票面年利率为4.27%。储蓄国债仅面向个人投资者销售,认购起点金额为100元。
据了解,个人投资者可通过40家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共计约13万个营业网点,以及27家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的网上银行购买储蓄国债,有利于提高个人投资者购买储蓄国债便利性。
财政部表示,4月发行以来,国债销售平稳,百姓随到随买,高效便捷,购买体验明显提升。
不用再排队抢购了
记者了解到,以前储蓄国债每月才发行一次,而且发行的规模有限,一经发行,基本上很快就被抢购一空,这让很多投资者有力都无处使。
昨日,记者在厦禾路某银行网点咨询购买国债事宜,理财经理表示,以前购买凭证式国债很多人排队,现在电子式国债比较方便,来网点购买的人并不太多。
理财经理表示,电子式储蓄国债和凭证式储蓄国债有一点不同,就是它每年都会发放一次利息,而凭证式国债的利息则是到期一次偿清。每年发放一次利息对投资者的好处就是可以令资金实现复利增长,因为可以把每年的利息再用来买国债或做其他投资。如果以复利计算,买10万元的电子式储蓄国债,三年期的到期时可比凭证式储蓄国债多484元的利息,五年期的到期时可比凭证式国债多1903元的利息。
此外,记者获悉,以往的储蓄国债会有一个固定的发行规模,但现在即使错过一期,也可以很快再买下一期,想要买的投资者基本都可以买到,不用再排队去抢了。
价值转化 实战为王丨2024瓦瑟全国加盟商培训火热开营!2025-08-17 06:27
江汉油田一项目入选全国十大地质找矿重大成果2025-08-17 06:11
揭开“免费厕纸机”背后的秘密 打着“免费”旗号吸粉导流2025-08-17 05:57
「一帶一路」大灑幣 新興市場債務危機,中國嚐苦果|天下雜誌2025-08-17 05:22
残友就业就找“15号市场” 泉州市举办残疾人专岗招聘会2025-08-17 05:05
玻璃市场早报,产业数据2025-08-17 04:47
冷冷冷 郑州今日低温跌破10℃ 阴雨天将持续2025-08-17 04:20
《赤痕:绯红契约》将采用双主角设定 故事发生在前作之前2025-08-17 04:13
绽放全球!10月18日!第41届佛山陶博会隆重开幕!2025-08-17 04:12
本週重點回顧:英鎊危機、義大利最右總理當選、台幣續貶|天下雜誌2025-08-17 03:50
隆重上市!美敦力Signia™芯片智能吻合平台登陆中国2025-08-17 06:07
3月30日起 厦门市将整合2对、调整4条公交线路2025-08-17 05:39
天下晨間新聞 小心能源雷曼兄弟危機?|英國新首相是誰|天下雜誌2025-08-17 05:34
泉州12个消费品行业大类实现两位数增长2025-08-17 05:13
央广网等百余家媒体报道,Lamett乐迈石晶建博会首秀掀起“石晶全屋整装”热潮2025-08-17 05:08
泉州居民收入持续回暖 人均消费支出7307元2025-08-17 05:06
为送母亲来厦看医生 男子心存侥幸酒驾上路被罚2025-08-17 04:52
黑啊!真黑啊!美媒将对威少竖中指球迷P成KD(图)2025-08-17 03:47
重庆郊区的菜农,坐着地铁去卖菜2025-08-17 03:45
“粗”木头变“细”木头,到底是谁的错?2025-08-17 0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