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首页
  • 综合
  • 休闲
  • 热点
  • 百科
  • 知识
  • 时尚
  •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

    发布时间:2025-08-16 05:23:12 来源:肃然起敬网 作者:知识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金融监管总局7月10日发布风险提示称,金融监管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总局不实承诺、发布风险防范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提示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主要有三大套路,诱导消费者要注意防范。网络

    混淆概念误导贷款。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利用言语误差,金融监管如以“分期缴费”“分期付款”替代“分期贷款”,总局有意误导或迷惑消费者在未充分了解服务内容和合同条款的发布风险防范情况下,完成线上签字或刷脸认证,提示签署网络贷款合同。虚假宣传过程中,诱导不法机构或平台可能通过诱导填写或技术手段窃取等方式收集个人信息,网络转卖给其他机构用于诈骗等非法用途,消费者面临个人信息被不当使用的风险。

    不实承诺诱导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欺诈性承诺、夸大效果、杜撰信息,如宣传“包过拿证”“政策即将变化”“报名后国家有助学金奖励”甚至承诺就业保障等,引诱、催促消费者报名并办理贷款。在合同中模糊内容表述或设置极为苛刻且仅利于机构或平台的条款,比如若退费必须扣除高额违约金等,增加解约成本。有些机构或平台实为“壳公司”,主要目的是骗取钱财,无法提供实质服务,甚至不断变换地址逃避监管或法律责任。消费者发现被骗后,往往因机构跑路导致维权困难。

    隐瞒贷款实际成本。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只宣传较低的表面利率、日利率、月利率,不披露较高的实际利率、年化利率、综合借贷成本,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或者在宣传时模糊收费标准,故意隐瞒额外费用,实际操作中以“额外服务”“高端定制”、违约金等名义额外收费,导致实际支付的息费远超预期。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消费者应提高警惕,理性分析高回报承诺,核实宣传真实性,拒绝各类话术套路。在选择服务时,消费者应优先考虑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机构,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资质信息。办理业务时要谨慎提供个人信息,定期检查账户异常情况,发现信息泄露及时采取措施。

    责任编辑:游婕
    • 上一篇:俄军向乌克兰机器人投降时,人类战争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丨军事
    • 下一篇:泰宁:丹霞山水间 全域旅游兴

      相关文章

      • 12岁女孩感染HPV,有半年性生活史!医生上报被驳,无奈网络求助【两性&情感】风尚中国网
      • 三明市沙县区推行林地经营新模式:“村企农”联营,分享收益
      • 来永安,赴一场森林之约
      • 「展会预告」伟业计量与您相约兰州—甘肃分析测试技术前沿论坛暨实验室地域跨界交流大会
      • 健康风口上的“抢手货”!鹿暑计6大爆品矩阵,年轻人养生新宠!
      • 芦苇席吊顶装修效果图
      • 明起高考,厦门2.6万考生赴考
      • 贾跃亭新FX品牌MPV首秀 车外大屏设计太超前
      • 上证指数今日开盘行情沪指开盘报3515.50点,跌幅 0.27%
      • 慢节奏+阵地战+5失误=超级稳 灰熊变阵避免横扫

        随便看看

      • 华夏源类器官:《Cell》子刊
      • 怀孕的最佳同房姿势图集 想怀孕的同房姿势图片
      • 中秋节过完了月饼还没吃完?月饼“新吃”保存指南一起了解→
      • 霞浦县下浒镇海域宁上高速公路东吾洋特大桥已完成90.94%
      • 潜江油焖大虾亮相三亚非遗盛宴
      • ​厦门启动高校科研院所专利转移转化奖励申报
      • 《明末:渊虚之羽》PC配置需求公布 推荐使用RTX2070
      • 商业航天“造星织网”
      • 减肥备孕药方大全配方
      • “健康驿站”进社区 青穗志愿服务队为银发族送上“家门口”的健康服务
      •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肃然起敬网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