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招用“超龄人员” 厦门人社出台政策规范指引
东南网10月21日讯(本网记者邹玒)有的超龄人员人达到或超过了法定退休年或已开始领取养老金,但状态不错还可以工作,企业企业招用这类“超龄人员”,招用政策指引需要注意什么呢?厦门10月21日,记者从厦门市人社局了解到,人社为了更好地维护企业和员工的出台权益,该局出台了《企业使用超龄人员政策规范指引》,规范为超龄人员和企业准备了一份“宝典”。超龄人员
“超龄人员”是企业指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即男性60周岁,招用政策指引女干部55周岁,厦门女工人50周岁,人社或者虽未满上述年龄,出台但已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规范人员。《企业使用超龄人员政策规范指引》所称的超龄人员“企业”是指在厦门市行政区域内进行商事主体登记注册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使用超龄人员有哪些注意事项呢?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或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用人单位使用已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超龄人员,可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情况下,签订劳务协议,明确劳务期内的工作内容、报酬、职业伤害责任保险、劳动保护、福利待遇等权利和义务,约定管理考核办法以及纠纷处理办法等事项。用工双方发生用工争议的,按劳务关系处理。企业使用超龄人员的,可通过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http://hrss.xm.gov.cn/)网上办事服务大厅对公综合服务平台“企业使用超龄人员备案”功能模块进行备案。
相关链接
如何为超龄人员办理养老保险?
本市户籍
男年满60周岁、女55周岁,外地户籍男年满60周岁、女50周岁,台港澳居民和外籍人员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前从未参保的,在超过上述年龄后不能首次参保登记,不再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在上述年龄前已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继续缴费政策如下:本市户籍人员女工人年满50周岁后,若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由用人单位继续为其按职工身份参保至55周岁。男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累计缴费不足15年,可以个人身份按月缴纳养老保险至满15年。其中,2011年7月前参保的人员,延长缴费5年(60个月)后仍不足15年的,可一次性补足15年。
外地户籍人员
外来员工女年满50周岁,待遇领取地为厦门的,若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由用人单位继续为其按职工身份参保至55周岁,也可继续以个人身份缴纳养老保险至符合待遇领取条件。 外来员工男年满60周岁,待遇领取地为厦门的,若累计缴费不足15年,可继续以个人身份缴费至满15年,但不能再以职工身份参保缴费。
台港澳和外籍人员
台湾居民、港澳居民、外籍人员(持永居证)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时,在厦门实际缴费满10年不满15年的,可继续以个人身份缴费至满15年。外籍人员(无永居证)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若仍在就业许可有效期内在厦就业的,可以职工身份参保。
如果工作期间超龄人员受到职业伤害怎么办?
用人单位与超龄人员建立劳务关系的,在用工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不属于劳动法调整范围,应当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解决,但企业已按项目参保等方式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适用《工伤保险条例》。鼓励企业通过与“超龄人员”签订劳务合同明确相关责任的承担,并通过购买雇主责任险或其他商业保险减轻相关赔偿责任。
纠纷处理有哪些方式?
超龄人员受聘到用工单位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经劳动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的,可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处理;未被认定为工伤的,可自行协商解决或通过人民调解组织调解,调解不成的,可按照人身损害赔偿相关规定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关文章
卧室装修5大智商税!全屋定制老司机含泪避坑指南2025-07-15来源:尹氏全屋定制关键词:卧室装修热度:4036血泪榜单TOP5血泪榜单TOP51. 护墙板——甲醛刺客+空间杀手 当初被设计师吹2025-10-25
全新 NOCTA x Nike Hot Step 2 “Total Orange” 将于今夏登场
去年七月的一场演唱会上,音乐明星Drake上脚了一双从未曝光过的NOCTA x Nike Hot Step 2,引发了不小潮流玩家的关注。由于当时Drake搭配的裤子过于宽大,几乎遮住了鞋子的全部细节2025-10-25
厦门日报讯记者 汤海波)2020年首日,市民朋友在喜迎新年的同时,也别忘了开抢正月初六(1月30日)的火车票。按照国家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1月31日(正月初七)是春节后首个工作日,铁路部门预计正月初六2025-10-25
项目直击㉒普格县城市更新建设项目:观光旅游和生态旅游一体化发展
今日6月28)上午,2024年第一次全州项目投资建设现场拉练会第二组)与会同志在普格县城市更新建设项目观摩学习,听取普格县有关负责同志汇报全县项目投资情况。州级相关领导和有关部门,各县市)相关负责同志2025-10-25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金融监管总局7月10日发布风险提示称,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不实承诺、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主要有三大套路,消2025-10-25
发布者:蒙蒙 浏览量:3591发布时间:2023/12/20 17:49:32 一路前行,一路创新!十六年火爆送豪礼,赋能实体新增长!十六年火爆,六重豪华礼!恭贺众口妙携手火2025-10-25

最新评论